芦比替定使用指南:骨髓抑制的护理及预防策略

2025-07-17

骨髓抑制是肿瘤药物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它会增加停药风险,影响治疗效果,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本期小安将聚焦小细胞肺癌新药芦比替定引起的骨髓抑制,探讨科学的护理及预防策略,助力走好治疗之路!


什么是骨髓抑制?

哪些药物会导致骨髓抑制?

骨髓抑制是指各种原因(如药物、辐射、疾病等)导致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使外周血中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血细胞数量减少的病理状态。

血细胞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骨髓抑制意味着骨髓造血干细胞变成血细胞的过程被抑制。造血功能下降,人体的机能、免疫力自然会受到影响。

常见可引发骨髓抑制的药物包括化疗药(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等)、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硫唑嘌呤)、抗生素(如氯霉素)、非甾体抗炎药(如吲哚美辛、布洛芬),以及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抗病毒药(如更昔洛韦)等。


为什么药物会引发骨髓抑制?

骨髓是人体内主要的造血器官,包括造血细胞和造血微环境两大部分。药物主要通过以下原因导致骨髓抑制:

  • 直接损伤造血干细胞:化疗药等通过干扰DNA合成或破坏DNA结构,抑制造血干细胞的分裂和增殖。
  • 干扰造血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某些药物会干扰细胞有丝分裂,导致白细胞生成受阻;或影响造血相关基因的表达,阻碍细胞向成熟血细胞分化。
  • 自身免疫反应破坏骨髓细胞:免疫抑制剂可能诱发机体的免疫反应,产生针对造血细胞的抗体或激活T细胞,导致骨髓细胞被破坏。
  • 破坏造血微环境:某些药物可导致骨髓血管内皮细胞与基质细胞损伤,间接抑制造血细胞的功能。

芦比替定可能会通过诱导DNA损伤抑制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尽管相较于传统化疗药物,它对癌细胞针对性更强,但仍难以避免引发骨髓抑制的不良反应。


哪些症状可能是由骨髓抑制引起的?

出现以上症状请立即告知医护人员:

xxx

感染风险升高,容易出现反复发热、口腔溃疡、肺炎、尿路感染等感染症状,且感染后难以控制。

血红蛋白/红细胞

出现贫血相关症状,如疲劳、头晕、心慌、气短(活动后加重)、皮肤苍白、耳鸣等。


小板

增加出血倾向;皮肤黏膜出血(如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内脏出血()严重时可出现呕血、黑便、尿血);颅内出血(头痛、意识障碍,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如何分析血常规指标?

骨髓抑制的症状与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减少直接相关,因此需要时刻关注这三种细胞的计数指标:

xxx


xxx

骨髓抑制出现的时间?

常规化疗后,骨髓抑制期一般会在7到14天左右出现,但具体发生及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因此,患者出院后务必遵循管床医生的嘱咐,定期监测血常规。


用药监测计划的内容有哪些?

|用药前监测

告知医生既往病史(如放化疗史、骨髓疾病)、合并用药情况。

留意骨髓抑制相关症状、报告指征及生活注意事项(如避免感染、外伤)。

完成血常规监测、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检查。仅当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至少为1.5×10⁹/L且血小板计数至少为100×10⁹/L时才开始使用芦比替定治疗。

|用药过程中监测

每治疗周期(21天)第8天、第15天复查血常规;若出现骨髓抑制,每周复查2次,直至指标恢复至基线或≤1 级。

每周期治疗结束后1周内复诊,复查血常规确认骨髓抑制恢复情况,判断下一周期用药可行性。

|停药后监测

停药后持续监测血常规 2-4周,每2至3天检查一次,观察骨髓功能是否完全恢复;若出现持续性血细胞减少,需排查其他血液系统疾病。


若监测发现骨髓抑制功能指标异常,应该如何治疗?

骨髓抑制一般具有可逆性,极少数患者因毒性未恢复导致下一周期用药延迟。出现骨髓抑制时,医生会根据三系细胞减少程度进行分级治疗:

| 中性粒细胞减少:

  • 1-2级:口服升白药(盐酸小檗胺等)
  • 2级及以上:暂停用药直至中性粒细胞抑制毒性恢复至≤1级,以较低剂量恢复用药。
  • 3-4级:启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伴发热立即启动抗生素治疗。
  • 对于粒细胞减少性发热风险较高的患者,可预防性使用G-CSF;而中低风险患者,则不推荐预防,可在出现粒细胞减少后再给予G-CSF。对于预防性G-CSF仍出现4级中性粒细胞抑制毒性者,再次用药时应调整至较低剂量应用。

| 血细胞减少:

  • 2级及以上:暂停用药,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同时补充铁剂。
  • 3级及以上:暂停用药,输注红细胞。

| 血小板减少:

  • 3级及以上:暂停用药,考虑输注血小板或使用促血小板生成药物(白介素-11、血小板生成素等)。
  • 4级或3级伴出血:暂停用药直至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再次用药时应调整至较低剂量应用。
  • 较低剂量应用:减量幅度为首次减量至2.6 mg/m2, 第二次减量至2 mg/m2

xxx


骨髓抑制的护理技巧有哪些?

  • 白细胞减少——预防感染:做好个人与环境清洁,戴口罩、勤洗手、常换衣,保持居室通风。避免去人多场所,减少探视。注意保暖防着凉,每日监测体温,一旦发热或不适,立即就医。
  • 血小板减少——防止出血:饮食选软食,忌坚硬食物,用软毛牙刷或漱口,保持排便通畅。避免剧烈活动与情绪激动,防止磕碰。留意皮肤出血点、大小便颜色,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 血红蛋白/红细胞减少:补充铁剂、维生素 B12、叶酸等造血原料。出现头晕、心慌等症状时,应立即告知医护。可通过卧床休息缓解不适。


最后,小安精心整理四大要点,助你科学掌握骨髓抑制的护理与预防技巧:

  • 做好预防评估化疗前配合完成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告知医生过往病史、基础疾病、用药情况,尤其是骨髓抑制史。
  • 保证随访监测化疗期间及结束后,按医嘱每2- 3天复查血常规,关注关键指标。留意发热、出血等异常症状,一旦察觉,迅速反馈医生,及时调整治疗,防止骨髓抑制恶化。
  • 规范对症处理勿自行用药(氯霉素)或服用保健品,一切遵医嘱。
  • 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多摄入蛋白、维生素、铁元素食物,忌高脂高糖及辛辣生冷。戒烟戒酒,保证睡眠,避免劳累。适度进行舒缓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引发出血。

肿瘤患友若想了解更多科普知识、新药资讯等相关内容,可添加下方的二维码找到我。也可加入“肿瘤患友群”,与上万位肿瘤患友/家属分享经验,互通有无。

扫码或复制微信入群
13386509254
xxx

参考资料:

抗肿瘤药物引起骨髓抑制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J].临床肿瘤学杂志,2021,26(11):1020-1027.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 (CTCAE) (version 5.0) [EB/OL].2017[2021-06-15].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