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没力气不想动,出现癌性疲乏有哪些缓解小妙招?

2024-01-05

身心俱疲,不想动弹,想必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感受。而对肿瘤患者来说,在接受积极治疗、病情得到控制的同时,经常会觉得特别累,身上没力气,不想动,而且无论怎么休息都不能缓解,这种症状叫做癌症相关性疲劳,简称“癌性疲劳”。

xxx

癌性疲劳有哪些特征?癌性疲劳与疲劳综合征有何区别?为何会引起“癌性疲劳”?如何缓解这种疲劳?…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些事!

01癌性疲劳有哪些特征?

癌因性疲劳是患者在生理、心理、功能性和社会性方面的一种多维度主观体验。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第10版(ICD-10)提出的癌因性疲劳的诊断标准:在过去1个月内,持续两周每天或几乎每天出现以下6项(或6项以上)症状,并且其中1项为明显的疲乏。


xxx

02癌性疲劳与疲劳综合征有何区别?

疲劳综合征是因为长时间体力及脑力消耗且得不到及时休息及恢复,导致的以疲倦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比如现代许多人因工作忙、压力大而长期处于疲乏状态,出现免疫力下降的情况,引起感冒、口腔溃疡、便秘、食欲差等不适。


肿瘤患者出现的癌性疲劳,通常表现为一种持续性的主观疲劳感觉,与肿瘤本身和肿瘤相关的治疗有关系,与其近期活动无关。

简单来说,二者出现疲劳的原因不同,且疲劳综合征可以通过休息改善,而癌性疲劳程度重、持续时间长、较难改善,多数还伴有焦虑、失眠、纳差、消瘦、疼痛等。


03是哪些原因导致了癌因性疲劳?

1.癌症的直接影响

癌细胞能产生白细胞介素-6等细胞因子,这些因子在促进肿瘤生长的同时也会阻碍机体正常代谢,降低机体机能,从而导致发热、感染、疲乏等症状。因此唯有积极治疗,才能抵抗癌因性疲劳。


2.癌症治疗的副作用

治疗带来的副作用以及癌症治疗期间使用的一些药物都会使患者感到疲劳。有研究显示,65%~100%接受化疗的患者、82%~96%接受放疗的患者会经历癌因性疲劳。它与癌症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食欲下降、便秘、腹泻、疼痛等明确相关。


3.癌症治疗相关并发症

例如手术出血,化疗或疾病本身会引起贫血、疼痛、患者自身的精神压力、营养摄入不足、缺乏休息或休息过多;缺乏运动造成的“废用性萎缩”等等原因都会带来“疲劳感”。


04疲劳时多休息?是误区!

休息过量会导致体能下降,形成恶性循环。适当的体能锻炼可打破这个恶性循环,可以增强肿瘤患者战胜病魔的信心,尤其是患者的心态会得到及时地调整,提高了抗癌的积极性。这种积极面对治疗的心理,能够使机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趋于协调,同时能提高睡眠质量、增强免疫力,间接提高患者抗病的心理承受能力。


其次,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提高免疫力,改善患者的身体机能,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质。需要注意的是: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量力而行。


05如何缓解癌性疲劳?

1.维持最佳活动水平

在决定活动强度前,需要评估患者是否存在以下几方面情况:骨转移、血小板减少、贫血、发热或活动性感染、继发于转移或其他合并症的限制、跌倒风险等安全问题。


如有以上6个方面情况需要谨慎选择运动方式,首先要积极治疗癌症相关并发症,因为这些并发症也是引起疲乏的原因之一。


在处理并发症的同时,可以考虑开始和维持一项患者喜欢并能够坚持的轻度运动,包括耐力(步行、慢跑或游泳)和抗阻力(力量)双方面的训练。喜欢做瑜伽的患者,应量力而行,以追求适当的活动量和放松心情为主,不必追求动作的精准,以免造成意外损伤。


2.营养支持

营养摄入不足也是造成疲乏感的重要原因之一。肿瘤患者需要均衡补充营养。家属应积极地为患者准备适合其口味的餐食,保证热量摄入,可考虑少食多餐,变换口味,促进食欲。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患者吃并快乐着,不仅营养均衡,还能重获生活的乐趣。若存在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粘膜炎、吞咽痛、肠梗阻、腹泻或便秘等影响患者营养摄入的情况,也应积极治疗,保持电解质及体液平衡。


xxx

3.注意补血

研究证实血红蛋白水平低与高度疲乏和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贫血越严重,癌因性疲劳也越明显。而且贫血还会导致功能障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问题。因此纠正肿瘤患者的贫血状态至关重要。


4.妥善进行疼痛管理

疼痛也是也导致癌因性疲劳的影响因素之一。肿瘤造成的很多疼痛不是“忍忍就能过去的”。疼痛带来的厌食、失眠、精神低迷等原因都会造成不良影响。我们必须重视癌症管理中的镇痛治疗,高效合理的缓解疼痛以及疼痛带来的“副作用”。


5.适当进行药物干预

排除可导致癌性疲劳的情况(如癌痛、贫血等),可在医生建议下使用中枢兴奋剂(哌醋甲酯),终末期患者可考虑使用皮质类固醇(强的松或地塞米松)。


6.关注患者心理和情绪的变化

部分肿瘤患者患癌后压力过大,吃不好、睡不好,甚至产生抑郁、轻生的情绪;部分患者偏听偏信,病急乱投医,搜寻各种偏方…这些负面情绪导致的行为很可能加速病情的恶化。


因此,需要多鼓励患者勇敢面对疾病、积极面对生活,并在必要时对患者进行专业的心理指导。让患者在情绪上首先克服低迷、消沉的状态。


7.中医疗法

灸法、穴位按摩等多种穴位疗法可以帮助缓解癌性疲乏。


灸法通过对患者局部皮肤的温热刺激,发挥温经通络、补虚培本、行气活血的作用,能从整体上调节机体脏腑、气血阴阳的平衡,增强人体正气。关元(在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上)、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嵴一横指处)、气海(在下腹部,脐中下1.5寸,前正中线上)、中脘(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神阙(在上腹部,脐中央)等均属补虚要穴,对这些穴位施灸可以达到补虚、扶正、祛邪之效。


穴位按摩具有疏通经络、扶正祛邪等作用,可缓解患者癌性疲乏的症状。可取太阳(位于头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外约一横指的凹陷处)、风池(在项部,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足三里、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涌泉(在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每穴按压1~2分钟,每晚1次。


肿瘤患友如想咨询副反应、营养、就医等相关问题,可添加下方的二维码找到我。也可加入“阳光易家亲–肿瘤患友群”,与上万位肿瘤患友/家属分享经验,互通有无。

xxx

文章用于科普宣教,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