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医院又救下一位年轻的肝癌晚期患者!国际首例 “蔡氏ALPPS”手术联合转化治疗获得成功

2021-03-19

34岁的房产中介公司职员小韩,因腹痛难忍,前往杭州一家市级医院就诊。医生建议做腹部CT检查,检查结果却让这位上有老、下有小的年轻人懵了。医生对他说,肝癌晚期,肿瘤巨大,已经失去最佳手术机会。强烈的求生欲让小韩开始四处寻医,在亲戚的推荐下来到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普外科寻求一线希望。


当邵逸夫医院院长、著名微创外科专家蔡秀军教授在门诊看到这位患者的CT报告后,也不由得皱起了眉头。“右肝肿瘤很大,且是多发的,最主要的是肿瘤已经长到门静脉里了,目前这个状态恐怕难以进行手术治疗了。”

xxx


思索片刻后,蔡秀军教授说,“我们可以先尝试下转化治疗,如果肿瘤能够缩小,门脉癌栓退缩,我们还是有希望进行手术切除的。” 正是这句话,让小韩抓住了救命稻草,看到了生的希望。


很快,蔡秀军教授团队的骨干,普外科副主任梁霄主任医师与介入科、肿瘤内科、放疗科、肝病感染科、放射科等专家展开MDT(多学科联合诊疗)讨论,对病情进行详细评估,共同制定了个体化转化治疗方案:


雷替曲塞和奥沙利铂肝动脉持续灌注化疗(HAIC)局部打击肿瘤,仑伐替尼靶向治疗联合PD-1抑制剂全身控制肿瘤,多管齐下以期实现肿瘤降期。


转化治疗是一种采用多学科诊疗模式(MDT)的治疗方法,通过局部与全身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式设法杀伤或抑制肿瘤,起到缩小肿瘤、降低肿瘤活性和降低肿瘤分期的目的,有望使无法切除的肿瘤转变为可切除肿瘤。


小韩是幸运的的。经过一个月的转化治疗,复查CT显示肝脏的肿块明显缩小,门脉癌栓缩小,AFP大幅下降,这意味着有了手术的机会。


然而,还没等一家人沉浸在这份喜悦当中,又一道难题摆在了他们面前。蔡秀军教授团队通过对患者三维重建肝脏体积测定发现,如果患者接受肝脏切除手术后,将面临术后因剩余肝脏体积不足引起肝衰竭风险。手术是做还是不做?小韩和家人陷入沉思。


梁霄主任医师和团队经过慎重的评估,决定拿出绝活,用“蔡氏ALPPS”方案,分两步进行手术。


什么是ALPPS?

ALPPS是目前治疗余肝不足的可切除肝癌的一种手术方式。传统ALPPS手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将超声刀割开左右肝脏,并扎好血管,让血液流至健康的一边肝,“养大”健康一侧的肝脏使其可独立承担维持生命的重任。第二阶段是用手术切除肿瘤所在病侧肝脏。但是,传统ALPPS第一阶段切割肝脏会引起术后肝脏断面胆瘘(据报道发生率为24%),严重影响患者的愈后和施行第二次手术的成功率。

“蔡氏ALPPS”术创新性地通过使用绕肝带捆绑替代了左右侧肝脏切断分离来阻断左右肝的交通血流,使第一次手术后肝切面容易发生胆漏这一并发症得到了彻底解决。且“蔡氏ALPPS”两次手术都是通过微创的方式进行,减少了对患者的创伤,有利于患者术后的进一步恢复。

xxx

2020年11月11日,小韩接受了“蔡氏ALPPS”第一步手术。术后第7天,小韩健侧的肝脏增大了60%,剩余的健侧肝脏体积达到了术后生命需求的标准。


2020年11月20日,小韩接受“蔡氏ALPPS”第二步手术,将肿瘤联同病侧肝脏一起切除。术后,经过护肝治疗,小韩的肝功能慢慢改善,各项指标也恢复得不错,最后顺利出院。

xxx

术后2个月复查,小韩恢复非常好,肿瘤指标恢复正常,肝脏磁共振也没看到肿瘤复发,目前在门诊定期随访中。所谓“不幸中的万幸”,在不知不觉中,小韩成为了国际上首个同时运用转化治疗理念与“蔡氏ALPPS”技术治疗的复杂肝癌晚期患者的案例,在临床史上再次打破“禁区”。 


虽然是 “蔡氏ALPPS“联合转化治疗的国际首例,但小韩并不是“蔡氏ALPPS”救下的第一位患者。早在2015年,同样是慢乙肝演变为肝癌的工程车司机老张,就已经成功接受了蔡秀军教授的“蔡氏ALPPS”两步式手术的治疗。如今,距离手术已过去了5年多,老张的复查一切正常,实现了临床 “治愈”。


而经过这些年的临床探索,“蔡氏ALPPS”不仅成为肝硬化需要大范围肝切除的肝癌患者的治疗福音,也破解了不能做大体积肝切除的困境,病人无需苦苦等待肝源进行肝移植。从经济角度讲,“蔡氏ALPPS”手术的费用是常规肝移植手术费用的30%,大大减轻了病患家庭的经济负担。


关于——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普外科


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如何让肝癌患者的治疗更精准,创伤更小,恢复更快?


近年来,邵逸夫医院普外科团队在肝癌的微创治疗方法上进行了深入探索,研制出供腹腔镜使用的多功能手术解剖器;创建了腹腔镜刮吸解剖法切肝技术,解决了术中出血和胆漏的难题;创建了腹腔镜区域性血流阻断技术,切肝前仅阻断切除侧肝脏的入肝和出肝血流,既解决了肝切除术中出血和气体栓塞的难题,又避免了保留侧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和胃肠道淤血。


截至目前,邵逸夫医院普外科已完成了上千例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其中一些重要技术指标已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大范围肝切除比例为58.4%(文献报道:17.6%-42.0%),术后出血发生率0.4%(文献报道:0.2%-1.1%),术后胆漏发生率0.8%(文献报道:1.2%-1.5%)。


此外,邵逸夫医院普外科团队根据肝癌精准化诊治、综合治疗、个体化治疗的理念,提出了肝癌全程精准微创诊治思路,逐步构建了一个基于现代外科技术、人工智能(AI)、分子基因研究,以“精准诊断及治疗”为目标的肝癌综合诊治研究方向。

“希望在全程精准的微创诊治下,有更多肝癌患者不仅可以‘活下去’,更能‘活得好’。”蔡秀军教授说。


乙肝患者莫大意

肝癌高危人群需定期检查


年纪轻轻为何罹患肝癌晚期?


小韩的主诊医生梁霄说,小韩是位乙肝患者,有十多年的患病史,加之工作辛苦,熬夜较多,有饮酒抽烟等不良习惯,这些综合因素可能诱发肝癌。


据介绍,小韩在十多年前发现乙肝病毒后,吃了一段抗病毒药物,乙肝病毒转阴,肝功能正常后就没有过多关注肝脏问题,十多年间,“心大”的他也很少去医院进行复查。


我国每年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占全球半数以上,大部分患者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可行手术治疗的不到30%。无法进行手术治疗的主要原因包括肝内有多发肿瘤,或者肿瘤巨大,肝内外转移、癌栓侵犯血管、肝功能不全无法耐受手术、手术以后剩余肝脏体积不足等等。


“对于中晚期的肝癌,丧失手术机会并不是代表着丧失治疗机会。整个治疗过程需要体现系统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的治疗理念。控制肿瘤发展、评估不可切除因素、增加手术机会是延长中晚期患者生存时间的关键。”梁霄主任医师说。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全国爱肝日,梁霄主任医师呼吁对于乙肝、肝硬化等肝癌高危人群,一定要定期筛查,可每3-6个月做肿瘤指标(AFP)及腹部B超监测。

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改变以下几点生活习惯降低肝癌发生的风险:


  • 日常生活中合理的膳食和适当的运动;
  • 避免吃发霉的食物,减少黄曲霉素的暴露;
  • 戒烟,限酒;
  • 接种乙肝疫苗,预防慢性乙型肝炎来预防肝癌的发生。


专家介绍


蔡秀军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普外科



教授、主任医师、博导

专长:擅长肝胆肿瘤、肝胆管结石,胰腺肿瘤及胃肠道肿瘤等疾病的诊治。国际首创蔡氏ALPPS。


梁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普外科


副教授、主任医师、博导

专长:肝癌、肝内外胆管结石、胆囊癌、胆管癌及胰腺肿瘤的手术治疗,熟练开展腹腔镜手术。

参考来源:邵逸夫医院 普外科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欢迎关注易加医官网或下载易加医APP。易加医是专注于肿瘤领域的互联网医疗平台,为肿瘤患者和家属提供肿瘤预防、就医、诊疗、康复所需的各类服务。

x